7 大关键词 带你感受成都政法温度
2019-02-15 10:00:36 来源:四川法治报
——2018年成都政法工作盘点


  
  “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入户,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杨金忠 宋英猛 本报记者 曾昌文 文/图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面落实年”。2018年年初召开的成都市委政法工作会提出,要以防控“五大风险”为着力点,推进“四大建设”,履行好政法工作“四项任务”,创造“四个环境”。
  
  过去的一年,为了让广大蓉城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成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年”工作主线,紧扣“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目标,主动担当、锐意进取,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有新气象新作为。
  
  今日,本报从媒体视角梳理推出2018年出现频率最高、百姓关注最多的7个成都政法年度热词。通过这7个政法关键热词,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质和核心竞争力——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关键词1服务大局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紧扣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主线和“全面落实年”的主题,按照成都市委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全市政法系统认真落实对外开放大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持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大局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服务保障创新创造,统筹全市政法系统,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法各家分别制定健全了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配套文件和制度体系,加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自贸区完整配套的司法体系、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事纠纷调解中心、外国法查明中心等,为成都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了法治保障;创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成立全国首个市级普法协会,开通西部首列法治文化主题列车,6个区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法治县(区)先进单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关键词2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护航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按照党中央“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的总体要求,2018年以来,成都市紧紧围绕政治站位、依法严惩、综合治理、深挖彻查、组织建设、组织领导六个方面,以“零容忍”态度迅速形成对黑恶势力犯罪压倒性态势,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工作,促进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市委政法委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商品交易市场等开展集中整治,有力促进了治安热点降温、乱点改善。截至2018年底,中央督导组交办的重点线索全部核查完毕,查实成案的全部进入侦办程序。依法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基本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伞”,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打击涉黑涉恶犯罪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3网格力量整合
  
  顺应高效能治理的时代之需
  
  为加快推动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18年7月,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制定了《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攻坚计划》科学谋划了成都实现高效能社会治理的路径,兼顾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为成都这座超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提供政法智慧。
  
  在此之前,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网格整合工作,历时一年建立起了一套“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一张网”。据统计,成都市目前共有网格员13445名,分布在15329个网格内,履行综治、公安、人社、环保、安监、食药监、教育、文广新、城管、水务、房管、消防等部门共4大类25项职责。2018年,全市通过网格员上报并办理事件465万余件,大量民生诉求在基层得到解决。
  
  关键词4政法改革
  
  不负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当前,政法领域改革已进入系统性、整体性变革新阶段。2018年以来,成都市在推进政法领域机构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执法司法工作机制改革、政法公共服务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成都典型、成都经验。
  
  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和人民调解员等级化、多元化、常态化机制改革入选四川改革试点典型案例集;公安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和“两个职务序列”改革不断深化,核心战斗力持续提升;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推开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等4项试点,其中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法检两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形成动态调整的员额管理体制,组建新型办案团队,大力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将法院执行案件涉案财物纳入了统一管理范围,持续推动涉案财物管理“前延后伸”,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关键词5枫桥经验
  
  筑牢社会安定和谐“第一道”防线
  
  2018年11月,大邑县“无讼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国“枫桥经验”纪念大会上交流推广;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12家中央媒体对成都推进“诉源治理”、多元化调解机制、综治平台建设等多项工作进行了连续报道。
  
  中央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全面展现了成都市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百花齐放的局面:双流区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联调联动处理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道路交通事故矛盾快捷高效处理;新都区采取人民调解等级化管理,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龙泉驿区“农民工维权中心”、武侯区“王嬢解压室”等成都调解“名片”正形成强大的合力,筑牢了社会安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关键词6 流动人口管理
  
  让“新市民”融入成都更主动自如
  
  今年春节前夕,租住在公租房小区东锦瑞苑的王军做出了一个决定,今年春节不回贵州老家。“家庭新成员尚小,母亲也来到成都,一家人只要圆圆满满,在哪里都是年。”王军说。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成都市2018年以来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的另一个“法宝”。为让无数“新市民”在融入成都的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加自如,成都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一方面推动流动人口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我们坚信,随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全市超过650余万的流动人口将深度融入城市社会,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也将进一步增强成都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成都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7智能化建设
  
  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均衡服务
  
  2018年12月20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试,成都市首个智慧警务服务驿站在成都万象城负一楼正式运行。下班后,市民可以在这里自助办理港澳台往返签注、二代居民身份证换领补证、临时身份证明开具等,切实解决了上班族、学生的办证难题。
  
  推动政法智能化建设,落脚点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均衡的服务,解决问累、诉累、跑累的问题。“合和智解”互联网调解平台将“线下”的调解工作延伸至“线上”,大大节约了当事人时间成本;检察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实现了“实体检察院、网上检察院、掌上检察院”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检察工作”新模式;“蓉e行”平台的电子眼违法处理、举报违法调查处理、交通违法举报等功能,不仅让市民参与到交通治理中,还切实提高了交通违章处理的效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平台,“15分钟法律服务圈”扩大了法律服务的范围和内容,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快捷便利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编辑:本站编辑

成都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蜀ICP备16024791号-2 成都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技术支持:四川法治报社

欢迎访问成都长安网,您是总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