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能政法
成都龙泉驿区:筑电子送达“高速路” 助推审判质效再提升
2021-03-30 10:02:56 来源:四川法治报

筑电子送达“高速路” 助推审判质效再提升


2020年,成都市龙泉驿区法院实现电子送达适用率85.82%


庭审现场


  龙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朱佳琦 文/图
  
  民事诉讼的文书送达是审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判决结果能否及时传达、当事人权利能否得到有效维护。随着近年来民商事案件增多,当事人提供地址不对、下落不明、逃避送达、恶意拒收法律文书、外出务工人员无固定地址、联系方式变更等原因导致诉讼文书难以送达的现象屡屡发生,“送达难”一度成为困扰许多法院的“心头病”。
  
  科技化、网络化是现代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为解决民事诉讼中关乎“送达难”的种种问题,成都市龙泉驿区法院积极拓宽送达途径,提高送达效率,规划了诉讼送达“高速路”——电子送达体系。2020年以来,龙泉驿区法院以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构建了“四位一体”电子送达新体系,以电子送达常态化为抓手、体系化为关键、多元化为重点、规范化为保障,持续将案件审判质效再推上一个新台阶。据统计,2020年全年,该院实现电子送达适用率85.82%,同比上升5.15%,电子送达成功率70.27%,同比上升57.02%。
  
  坚持“两项原则”实现电子送达常态化

  
  “以前如果看到案件有多名被告,往往都会头皮发麻,传统送达费时费力,大大制约了审判质效,而且这类案件经常会因无法送达当事人而最终公告送达。”谈到电子送达广泛使用后的办案感受,龙泉驿区法院民三庭庭长蒲永辉深有感触:“实施电子送达之后,‘送达难’的问题迎刃而解,送达效率、送达率大幅提高,为书记员和法官真正减了负,我们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案件本身,办更多的案件。”较之以前,龙泉驿区法院一线法官普遍每年多办理50至100件案件,目前已实现了电子送达常态化。
  
  记者从龙泉驿区法院了解到,自电子送达体系启动以来,该院坚持“电子送达优先”原则,立案、审理、结案三大环节,都将电子送达贯穿于其中。在立案端,对网上立案的民商事案件,做到向原告送达100%电子送达适用率;在审理环节,向当事人送达庭前材料保持90%以上电子送达适用率;在结案环节,对当事人同意电子送达裁判文书的均电子送达裁判文书。2020年全年,龙泉驿区法院累计电子送达37620次,适用案件数5278件。
  
  采用电子送达但没有得到有效反馈怎么办?电话不接,那就上门“问好”。龙泉驿区法院将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同步切换为邮寄送达,经邮寄送达退回的,反馈至审判团队,由审判团队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经核实需要进一步送达的,由送达组工作人员上门直接送达,或采用委托其他法院代为送达等方式送达,做到既保证送达的高效便捷,也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依托“三个平台”构建电子送达体系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借贷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随之而来的是借贷案件数量直线上升。该院洛带法庭庭长夏章红对电子送达提质增效的感触颇深:“我们的每起案件都是有审理期限的,案件审限是考核案件质效的重要指标。一起案件如果通过公告程序开庭,从送达、公告再到开庭结案,审限至少已经过了半年……通过给被告实名电话发送短信告知开庭时间,只要被告拥有正在使用中的实名电话,他就无法躲避诉讼,大大减少了公告送达的案件数量,有效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提高了审判效率。”
  
  承办法官担任指挥官、法官助理化身参谋员、书记员成为操作手——为充分发挥办案平台电子送达的优势,龙泉驿区法院审判团队高效运转、紧密配合,打造“1+1+1”模式,以便利当事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短信+电话通知等多种方式实现庭前文书、裁判文书的高效送达,提速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2020年,办案平台电子送达民商事案件2000余件。
  
  除了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的“内部”团队,在集约送达中心,还有由院外的“送达小哥”组成的“上得了网也出得了街”的专业送达团队。2020年7月,龙泉驿区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集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外出送达等多种送达方式为一体的集约送达中心。“这里是成都市龙泉驿区法院,本院受理了一件陈某某诉你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先采取电子送达方式,通过短信将传票、起诉书等材料发送到你手机上……”这是“送达小哥”启用第三方电子送达平台完成的首次送达。
  
  通过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龙泉驿区法院借助其数据库力量,借力第三方专业团队,实现了送达的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2020年7至12月,通过第三方电子送达平台送达案件1466件,完成送达2832人次,平均送达时间4.28天,送达成功率76%。
  
  除了积极探索,龙泉驿区法院还主动借力。依托成都法院网在线立案平台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对当事人通过成都法院网立案成功的,均采用电子送达方式向原告送达相关材料,在立案端充分发挥网上立案平台的作用。2020年,该院通过该平台电子送达民商事案件3000余件。
  
  依靠“四方主体”推动电子送达多元化

  
  年纪较大、文化水平有限的人群会不会使用电子送达媒介?电子方式送达会不会涉及泄露个人信息?电子文书是否具备足够法律效力?……电子送达一经推出,社会各界发出了不少关切的声音,当事人也提出许多疑虑。为增强当事人对电子送达的接受度,龙泉驿区法院在大力推广电子送达方式适用过程中,通过诉讼服务中心发放宣传册、播放操作流程视频等方式,悉心解答;同时,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电子送达便民惠民的优势、具体使用方法及流程,强化对当事人的引导,消除当事人疑虑,保证电子送达成功率。
  
  一手抓强当事人的接受度后,另一手自然也要调动送达员们的积极性。书记员、法官助理是民商事案件送达的“主力军”。对此,龙泉驿区法院强兵练技,开展了一系列电子送达操作流程集中培训,及时解答操作中存在的疑难点问题。对新任书记员,采用集中培训+办案中传帮带方式,以老带新,促进电子送达的操作流程迅速转化为实战能力。此外,将电子送达指标纳入考核,推动“主力军”更高标准地完成电子送达工作。
  
  《关于规范民商事送达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做好电子诉讼的实施方案》……为充分调动员额法官对于送达工作的积极性,龙泉驿区法院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方案,不断完善电子送达工作机制,将改革措施落到每一名一线员额法官身上。通过定规则、定目标、定任务,逗硬考核,改变过去仅仅依靠审判辅助人员“单兵作战”的模式,督促员额法官指导审辅人员积极采用电子送达,制作送达流程体系图,让送达流程可视化,提高送达效率,确保送达质量。
  
  此外,对有律师代理的民商事案件,龙泉驿区法院也充分发挥律师在电子送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例如建立送达合作机制,辖区内律师事务所各自向法院概括授权,报备电子送达地址、联系人员,法院受理涉及该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的案件时,直接向律师事务所指定电子送达地址或者人员送达,由律师事务所向代理案件律师转交诉讼文书,提高电子送达效率。
  
  抓住“五个环节”确保电子送达规范化

  
  各个审判团队的书记员只需要在内网系统上传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直接就会同步到第三方电子送达平台,然后由后端送达团队进行线上电子送达;如电子送达失败则转线上修复协查一次;如实在无法电子送达则直接转为线下邮寄送达、外出送达或当事人自取等;送达全程留痕记录,并生成送达报告书和送达回证返回各个审判团队,实现诉讼文书送达“零距离”“零等待”。记者看到,在该院合作的第三方送达平台上,对电子送达的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电子送达的规范化。
  
  电子送达虽快,但切不可赢了时效丢了规矩。为此,龙泉驿区法院抓住“五大环节”,进一步提高电子送达的规范性。对诉讼文书的送达,强化模板的规范性,在送达前仔细核对文书,加强文书质检,利用纠错系统对待送达文书进行质检后,采用电子送达,防止文书“带病出院”;抓住送达中的“全程留痕”环节,对电子送达的所有材料、送达文书是否签收等过程全程留痕,以备随时复查;抓住对电子送达的过程监督环节,利用微信法官小助手程序,实时跟踪电子送达的进程,对于已直接送达或当事人经通知上门自取的,随时中止送达程序,真正实现送达的过程监督;抓住电子送达的系统反馈环节,对是否送达成功,签收是否有效等环节予以关注,部分案件当事人虽电子送达成功,但未获得相应授权手续的,再次进行送达;抓住开庭前对送达合规性的复核环节,开庭前对电子送达的合规性进行复核,包括送达材料是否完备,材料是否签收,当事人是否为本人等,确保电子送达规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