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能政法
西部首个涉外“一站式”政务大厅投用
2019-04-02 09:18:10 来源: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

  

  西部首个涉外“一站式”政务大厅投用

  

  截至今年3月31日,新登记企业超3.9万户

  \"1.png\"/

  开放式政务服务大厅内可提供百余项涉外服务

  

  “以后在成都高新区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了!”法国人Bruce高兴地说。4月1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之际,西部首个涉外集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投用。

  

  记者了解到,占地67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厅将以线下服务、线上服务、自助服务三种方式,围绕外资、外贸、外经、外汇、外专、外籍等“六外”内容,为涉外企业、跨国机构、外籍人士等提供百余项涉外政务“一站式”服务。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两年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今年3月31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39976户,注册资本(金)3885.95亿元。同时,形成90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模式已向全国推广,“自贸通”、创新信用券等多项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构建知识产权“三三制”模式,687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仅跑一次”并率先延伸到街道。

  

  政务环境:服务大厅

  

  百余项涉外政务 “一站式”办理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五街中国—欧洲中心2楼,一出电梯,原木色和白色相间的开放式大厅便出现在眼前。

  

  走进大厅,10个服务窗口呈U字形排开,这些窗口集纳了成都高新区各部门100余项涉外审批服务职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厅分为政务服务区、涉外中介服务区、生活服务区。其中,政务服务区可办理企业注册、首证通、税务服务、签证服务、外国专家服务、社保服务等业务;涉外中介服务区引入了涉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海关、商检、涉外金融服务等特色中介服务;生活服务区可为外籍人士子女入学、日常生活等提供服务。

  

  环顾一周,记者发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国际化元素体现在一处处细节上。办事指南、排号机、网页文字、业务介绍等处,都配有中英文双语文字,排号机的叫号也是中英文双语播报。而且,所有窗口工作人员都能提供中英文双语服务,每人还配有翻译机,除英文以外的语种也可现场即时翻译。

  

  在服务模式上,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涵盖了“线上、线下、自助”三种方式,除了线下窗口以外,还在线上服务区设置了“自贸一站通”体验区,提供集信息查询、在线工商注册、出入境服务、在线政策匹配、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及生活智能服务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线上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区”则引入工商、税务、社保、天府通等自助终端机,提供全天候不间断办事服务。

  

  典型案例:“首证通”

  

  获取证照“只进一扇门” 最快1天办好证照

  

  “证”和“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此前,全国推行“先照后证”改革,部分前置许可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对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降低了准入门槛。但对于经营涉及后置许可的项目,依然存在“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

  

  “首证通”打通了“先照后证”改革最后一公里。所谓“首证”,是指市场主体开办时在环保、工商、食药监、城管等部门申请获得的首个审批许可(备案核定)。“首证通”改革是以“首证”作为审批办理“后证”(审批许可、备案核定)的依据,“后证”部门见“首证”后直接“发证”,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交重复性申请材料,“后证”部门只做合规性审查。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首证通”改革于2018年4月率先在试验区试点,原来需要2—3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办理齐全的证照,在“首证通”模式下,实现获取证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最快1天就能办好(一般3个工作日),系统性地解决“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等问题,投资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通过“首证通”行政审批模式办理《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有1208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市场主体有426户,办理“店招店牌”许可的市场主体有39户。

  

  数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

  

  ■截至今年3月31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39976户,注册资本(金)3885.95亿元。其中内资企业39470户,注册资本(金)3846.82亿元;外资企业506户,注册资本(金)39.13亿元。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201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115亿元,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综保区第一。

  

  ■成都高新自贸区形成90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模式已向全国推广;

  

  “自贸通”、创新信用券等多项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687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仅跑一次”并率先延伸到街道。

  

  ■自自贸区成立以来,成都区域新增外资企业近8成落户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其国际“朋友圈”在不断扩大。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越南仁会经济区康洋产业园、以色列阿里埃勒大学科技创新园等众多国际友好科技园区先后落户,德国巴伐利亚州成都代表处、挪威Opera中国区总部、法国Sigfox物联网公司、亚马逊国际创新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项目等40余个项目相继入驻“中国-欧洲中心”。

  

  本报记者 宋妍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