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追踪
全国法律人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5):判决有罪(下)
2019-05-09 10:18:49 来源:“法治周末报”微信公众号

 

  刘丽

  

  作者简介:刘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公安作家班学员,鲁院文学院首届编剧班学员,四川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作协会员,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杂志,出版有个人文集《梦里梦外》《生死阅读》。


     敖有才回到押室,同押室的嫌疑人七嘴八舌地调侃他。

  

  “敖有才,这次应该熬出头了?”

  

  “看你小子额头发亮,要走好运了吧?”

  

  “你小子到底杀人没有?”

  

  “这次是哪里提审?”

  

  “我看你小子快炼成精了。”

  

  “哎,泸州市公安局董治南,有没有人听说过?”

  

  “啥?今天提审你的不会是董治南吧?”

  

  “你认识?”

  

  “这个人我知道。”

  

  “我也听说过。”

  

  “你小子这次完蛋了,你不晓得这个人的江湖名声。他们警察内部说他是预审专家,晓得啥叫预审啵?”

  

  “少废话,咱们关在这里的,哪个没被预审过?”

  

  “你懂个屁。哎,不说这个,那个董治南在江湖上有很多传奇,晓得江湖上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啥啵?‘鬼见愁’。这个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好多已经过了公安、检察、法院的案子,几家都没整明白。到了他手里就整明白了,本来可以保一条小命儿的,嘭!枪毙了。”

  

  “他经手过哪些案子?”

  

  “全国第一起酒驾被判死刑的案子,晓得啵?”

  

  “听说过,那起案子好像就是发生在泸州的。”

  

  【一】

  

  川南重镇泸州是位于重庆和成都之间的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相对富裕,生活也比较休闲。

  

  广场舞没流行以前,这个城市居民的主要消遣方式是逛夜市。泸州市中区大什字街区一带形成了当时最大规模的夜市。每当夜幕降临时,这一带灯火璀璨,各种小商品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地方小吃在城市上空散发着诱人的味道,把大家从各个角落吸引到这里。人们在这里逛街、买东西、聊天,享受美食和夜景。

  

  199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市中区夜市依旧熙熙攘攘,灯火辉煌,市民像往常一样在这里娱乐休闲。一辆大货车猝不及防地冲进人群中,引起一阵骚乱,司机不顾围观群众的呼救,一路横冲直撞,造成7死20余人受伤,现场一边狼藉,惨不忍睹。闻警而动的交警和巡警成功堵截了企图驾车逃逸的司机,120急救人员随即赶到现场。

  

  愤怒的人群蜂拥而至,围攻肇事者,场面一度失控。警方迅速将嫌疑人带离现场,避免引发严重后果。泸州城里一时民怨沸腾,那些焦灼的情绪比盛夏的烈日还有杀伤力,感觉丢根火柴都能点燃。

  

  随后,泸州全域以及四川各大城市迅速引发了强烈的舆论谴责,要求严惩肇事者。当时,没有酒驾入刑的法律依据,如果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肇事司机则是面临最高3年有期徒刑。可以说,这无法与其恶劣行径和造成的重大社会影响以及严重后果匹配,既无法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也无法平息社会公愤。

  

  那时,很多司机曾在私下交流:如果撞伤人还不如直接撞死更省事儿——撞伤人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和后期治疗费用往往巨大,搞不好司机会弄得倾家荡产,焦头烂额,还得搭上一辈子的时光。而撞死人,交通肇事罪,最多蹲3年监狱就出来了。所以,肇事司机也有某种侥幸心理,坚持事发当时自己在醉酒状态,完全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情况。

  

  董治南接到任务后,心里也很忐忑。这之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发生过无数起类似的案例,目前还没有一例判重刑的。他曾经多次关注过同类案件,很清楚此类案件之所以无法以重罪定罪量刑,从证据采集上都存在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无法证明嫌疑人有故意致人伤亡的主观故意,董治南决定从这里找到突破口。

  

  他抱起厚厚的案卷资料逐字逐句地认真研读,通过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现场勘查笔录、照片、综合分析刻画案发现场情况,还原案件基本事实。另外,紧扣嫌疑人案发过程中的行为特征,结合车辆行驶路线,通过车辆擦挂、碾压、刹车等情况造成的痕迹比对,进一步深入走访现场群众,调查到了这样的事实——

  

  肇事司机撞人以后,周围有群众大叫:停车!你撞到人了!司机不仅没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往前冲,直到撞上电杆逼停车,又重新发动汽车调转车头逃逸。

  

  可见,肇事司机案发当时意识清楚,动机明显,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清晰的判断。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警方遂因肇事司机涉嫌这个罪名将其移送审查起诉。最终,肇事司机被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这起案件成为全国第一起因为醉驾造成严重后果被判处死刑的经典案例。

  

  董治南从此一战成名。后来,泸州范围内的重特大疑难案件久攻不下的,行内都习惯找董治南。他最终成了疑难案件的终结者。

  

  【二】

  

  直到熄灯号响起,敖有才才把自己从在董治南的故事里抽离。这一夜,他开始失眠。

  

  第二次提审,一见面,敖有才就开口说:“董警官好,我是敖有才。”

  

  “敖有才,案发当时,你在哪里?”

  

  “我在路上。”

  

  “在那条路上。”

  

  “不在离家的路上,就在回家的路上。”

  

  “你这是啥态度,玩脑筋急转弯是不?”

  

  “董警官,我哪里晓得案发当时是啥时候,我的生活就只有离家和回家两种状态。”

  

  “你晓不晓得马荣华失踪的事情。”

  

  “晓得。”

  

  “你是什么时候晓得的?”

  

  “当天晚上就晓得了。闹得那么大动静,全村都晓得。”

  

  “那天晚上你在哪里?”

  

  “村里。”

  

  “马荣华失踪当天,你出过山没有?”

  

  “出去过。”

  

  “什么时候回的村?”

  

  “天黑以后。”

  

  “出去干啥子。”

  

  “赶场。”

  

  “你是上午出去的还是下午。”

  

  “上午。”

  

  “走那条路出山呢。”

  

  “只有一条路。”

  

  “路上碰到过谁?”

  

  “没有。”

  

  “有人说看到过你。”

  

  “谁?”

  

  “你真的一个人都没看到过?那好吧,你好好回忆一下,想起了再告诉我。”

  

  回到监所,室友们争先恐后地打听董治南的情况。敖有才靠墙静静地坐在地上,没有出声。

  

  他反复思考着董治南问的每一个问题,试图找到靶向所指,却越想越有些乱。他感到,自己好像掉进某种陷阱。

  

  【三】

  

  董治南回到酒店房间,泡了一杯自己随身携带的大叶茶,关上门窗,一个人静静靠在沙发上。他仔细地回忆案件接手    以来的所有关键证据,把这两天和敖有才交锋的细节慢慢地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渐渐从储存的记忆中升腾,他的思绪回到过去某个时刻。

  

  夏夜,酒吧永远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喝酒、交友、唱歌、跳舞,他们在这里肆意挥霍青春。酒后发生一点摩擦,动口动手都是常事,一般不会酿成多严重后果。

  

  那个夏夜,一切如常,年轻人聚在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酒吧“天堂鸟”享乐。两个邻座喝醉酒的人发生了摩擦,双方在混战中都有人受伤。按照“惯例”,各自带走受伤的人治疗,这件事情就结了。

  

  然而,10多分钟以后,受害人刘坚在和朋友一起送伤者去医院的路上被人用猎枪射杀。

  

  警方立案调查,获取了两条线索:一是有目击证人看到现场一辆出租车下去两个持枪的人,开枪射击后又坐出租车离开;二是当天晚上“天堂鸟”酒吧有两伙人打架受伤。其中一方正是死者刘坚和他的朋友,但是另一方他们以前没见过,谁都不认识。而且,混战之中,大家都被酒精烧灼,完全没注意对方的长相特点。侦查员怀疑,行凶者就在那一群人中间。

  

  警方先从出租车着手。当晚,泸州城区1000多辆出租车全部是清查对象。找到搭乘嫌疑人的出租车时,司机惊魂未定。他告诉警察车上一共有3个人,到达现场后只有两个人下车,另外一个人在车上等.开枪以后,他们3人要求司机把他们送到一个偏远的四方镇下车。

  

  四方镇是一个水陆四通八达的地方,无法判断3个嫌疑人到底去了哪个方向。侦查员们在反复研究司机和嫌疑人的对话后,发现嫌疑人口音像是四川资阳一带的人。于是大胆假设,从资阳入手。历经艰辛后,最终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将3人抓获归案。

  

  3个嫌疑人到案后,很快交代了枪杀刘坚的事实。所有参与办案的侦查员都松了一口气。

  

  案卷到了董治南手里,他却发现一个问题:3个嫌疑人没有任何受伤的痕迹。隐隐地,他心里飘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在分别提审嫌疑人时,3个人没有一个人认识死者一方,都一口咬定是在酒吧喝酒发生混战中被欺负,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报复杀人。至于酒吧当晚哪些人受伤了,他们都坚持说没注意。除此之外,3个人就不再愿意多说什么。董治南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心里一直在琢磨应该从哪里找到突破口。

  

  他一边安排侦查员以现场周围为核心,在方圆10公里范围调查了解所有医院、诊所在案发后是不是有人去治过伤,一边安排人带着3个嫌疑人的照片去“天堂鸟”酒吧找案发当晚的在场人辨认。

  

  至于他自己的工作,则是依旧不慌不忙,每天轮流找3个嫌疑人“闲聊”。慢慢地,他知道这3个人都是资阳人,到泸州的时间不长,没有经济来源。他便从资阳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饮食习惯与嫌疑人聊了起来。慢慢地,他成功勾起了其中一个嫌疑人的谈兴,了解到3个嫌疑人家里很穷,想到泸州找点事情做。通过中间人介绍,他们投奔一个在泸州比较吃得开的朋友,虽然工作一时没着落,但是这个人很仗义,一直给他们提供吃住。

  

  于是,那个叫张百发的人浮出了水面。董治南感觉脑子在高速运转,假如这3个人不是酒吧打架的一方,那么谁会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让他们去杀人?金钱还是人情?

  

  调查张百发的结果发现,这个人最近去一家私人诊所治过伤,而且事发当晚有人在酒吧附近看到过他。反倒是这三个嫌疑人,没有人看到过他们。

  

  警方当机立断将张百发抓获。张百发承认自己给3个嫌疑人提供吃住,说那是因为看在中间人份上。他也承认自己当晚在酒吧喝酒,并且在混战中受了伤,但拒不承认自己和枪杀案有关系。

  

  董治南决定先让张百发在一边晾着,先攻下其他3个嫌疑人。

  

  他让3个嫌疑人分别交代自己当天活动详情:什么时候、怎么到的酒吧,谁约的谁,怎么约的,到酒吧以后从开始到离开具体做了哪些事情。3个人的口供终于露出明显破绽。案子由此找到切入点,3个嫌疑人承认:当晚他们的确没在酒吧,是张百发的一个“手下”要他们去杀人,并且答应事成之后给予重金。自此,真相终于露出水面。

  

  尽管如此,张百发依旧保持沉默,拒不开口。董治南仔细研究了张百发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发现这个人虽然逞强好胜、心狠手辣,但同时出身贫寒、经历坎坷的他,为人很重情、仗义,身上有亦正亦邪的两面性。

  

  董治南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聊起,说小时候一年四季赤脚,最好的饭菜是红薯,又聊起自己对读书的着迷,聊起自己从小想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聊起自己成长过程中一直遇到好的老师、好的领导……那些诚恳的谈话深深的感染了张百发,他感叹自己人生路上没有遇到好的导师。

  

  董治南感觉到张百发的心理变化,他不露声色,继续聊。董治南帮张百发分析说:像他这种情况,如果坦白,积极弥补自己的过错给受害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后果,可能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从轻处理的条件;如果抗拒,将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并送给他写有相关法律规定的书册,鼓励他咨询狱警后自己考虑。张百发虽然仍然不交代,但是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内心活动一天比一天复杂。

  

  董治南决定让张百发思考几天再对其审讯。就这样反反复复,张百发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彻底交代了整个案件幕后主使过程,并提供了另外一些犯罪线索。循着这些线索,警方一举破获10余起刑事案件……

  

  【四】

  

  想到这里,董治南找回了信心。第三次提审敖有才,他单刀直入:“敖有才,进出龙尾村有几条路?”

  

  “一条。”

  

  “案发当天你是不是从那里进过?”

  

  “是。”

  

  “什么时候经过的?”

  

  “那天下午。”

  

  “大约几点?”

  

  “2点左右。”

  

  “经过小卖部时,他们在干啥。”

  

  敖有才脑子里清晰地闪过那天路过的情形——

  

  他本来想悄悄走过去,快到门口时小卖部老板娘出来倒洗碗水,差点泼到他身上。敖有才当时吓一跳,老板娘一叠声地道歉:“哎哟,是你呀,吓我一跳。没有泼到身上吧,歇一下再走嘛。”敖有才没吭气,继续往前走,老板娘在身后嘀咕:“这人今天咋的了,这个时候出去干啥去,赶场?走到集市,怕也散了。”

  

  “好像刚吃完饭。”敖有才稍微犹豫了一下。

  

  “这是第一个入山的那个小卖部,还是出山哪个?”

  

  “出山那个。”敖有才几乎脱口而出。

  

  “经过入山那个小卖部,他们在干啥?”

  

  “好像在打扫卫生。”

  

  “这两个小卖部中间隔多远?”

  

  “大约1公里左右。”

  

  “从这个小卖部到那个小卖部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20分钟左右。”

  

  “你那天走了多长时间?”

  

  敖有才心里一沉,感觉自己完全被绕进去了——这么长时间,自己怎么就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细节!

  

  “我问你那天走了多长时间?”

  

  敖有才继续沉默,心里挣扎得厉害。

  

  “我替你说吧,这段1200米左右的路,你花了2小时,这么长时间,你干啥去了。”

  

  “我拉肚子,在路边林子拉屎去了。”

  

  “是谁说的从不拉肚子?”

  

  “那是随口说的,不能当真。”

  

  “喔,那就是真拉肚子了?”

  

  “对。”

  

  “拉在哪里呢?”

  

  “路下边。”

  

  “哪一段路的下边?”

  

  敖有才越来越想不清楚董治南问话的意图,他继续沉默着。

  

  “我告诉你吧,你不是记不清楚,是在说谎。知道警犬是干啥的吗?案发当时,现场勘查结果表明,那条路周围,只有马荣华的排泄物。也就是说,到路边方便的不是你,是马荣华。你到哪里去了?”董治南不急不缓的声音一字一句都像锤子,一下一下敲击在敖有才心上。敖有才继续沉默着。

  

  董治南话锋一转,从龙尾村的过去讲起,说起敖有才小时候在村子里有多招人喜欢;说起乡里邻居之间的相互照应;说起从小伶牙利齿的马荣华始终改不了的刀子嘴豆腐心……故乡原野上那些久违的混合着青草气的味道重新回到敖有才逐渐遥远枯竭的记忆,他感觉某种温热的东西一点一滴渗透到心里那些干涸的缝隙,有些东西慢慢开始复活,一大滴眼泪顺着苍白的鼻翼缓缓留下。

  

  对于这短短的1200米距离,为何走了近2小时左右,敖有才无法作出合理解释。最终,他无法自圆其说,不得不如实供述了全部作案事实。

  

  自此,案发现场勘察结论与敖有才的供述的事实高度吻合,现场提取的物证以及证人证言均能佐证案发时间敖有才在作案现场的确定性和唯一性。

  

  至于敖有才自称遭到“刑讯逼供”,多份法医鉴定书和体检报告以及各个询问环节的录音录像,都证实敖有才是在撒谎。

  

  敖有才故意杀害马荣华一案的所有证据环环相扣,终于形成一个漂亮的证据链。

  

  2014年9月,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敖有才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为这一历经7年的漫长诉讼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一次,敖有才心服口服地低头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