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成都
弘扬“枫桥经验”,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民族团结成色
2022-10-28 16:26:33 来源:武侯区委政法委

成都武侯公安浆洗街派出所始建于1950年,2003年被公安部授予“一级派出所”,2012年以来,浆洗街派出所先后被上级公安机关评为“全国爱民模范集体”、全省“最强支部”等,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4次、集体嘉奖4次;全所民警荣立二等功7人次、三等功37人次、个人嘉奖179人次,2020年被命名为四川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郭学彬是洗面桥社区的社区民警,曾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并拥有全市首个以社区民警命名的警务室——“郭学彬警务室”。十多年来,郭学彬奔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从小区院落到集市商超,从调解纠纷到维护治安,到处都有他的脚步和身影。

“浆洗街派出所能够在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中独树一帜,深受老百姓信赖,其实和我们一代代民辅警的‘浆洗精神’是分不开的。”当有人问起浆洗街派出所为什么能够从众多的优秀派出所中脱颖而出,形成“枫桥经验”的浆洗模式时,郭学彬这样说。

十年前的浆洗街远不是现在的样子,在总面积2.35平方公里的辖区里,居住着汉、藏、维、彝、回等多个民族的群众,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极大。当时的社区民警工作方式也非常“原始”,郭学彬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带上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出门,走进建国巷旁边一栋栋四、五层的小楼,挨家挨户地找居民“查户口”,“运气好,人在,运气不好,就得再跑一趟,半年走烂一双皮鞋是常事。”这是郭学彬对十年前的社区警务工作最直观的回答。

后来,随着辖区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社区警务工作的挑战不断增大,基层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浆洗街派出所传承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法,推出“三个百分百”工作机制,即:基础配置“百分百”、微信沟通“百分百”、警民共建“百分百”。首先就是为“郭学彬警务室”等每个社区警务室全部配置了辅警、网格员、警车、公安移动平板电脑及移动警务终端等,社区警务工作人力和物资基础配置达到了100%,提高了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民警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再是坚持走家串户等传统做法的同时,社区民警的微信号向群众不设门槛、完全公开,100%通过群众添加,并主动加入小区业主、行业协会以及大学校园微信群,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拉近警民距离;最后是每个社区100%建立群防组织,发动少数民族信息员、武侯祠及锦里景区“红袖套”等治安积极分子,组建了武侯祠横街藏族商家巡逻队、“耍都”娱乐场所联防队等,以“最强民力”策应和支撑起公安机关的打、防、管、控等专业工作。

现如今,只要你走进浆洗街派出所荣誉室,抬眼就可看见一面“哈达墙”,层层叠叠悬挂的上千条白色“哈达”,诉说着浆洗街这片热土上关乎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无数感人故事,记载着浆洗街派出所笃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辖区各民族“共融、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实录。

浆洗街派出所不仅有“郭学彬警务室”,还有363医院“一站式”警务工作站、“格桑花”人民调解室等警务服务平台,社区警务融入社会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曾荣获“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民警田宇就是见证者。

“我们派出所辖区虽然只有6万余户籍人口,但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省骨科医院、363医院等多个高等院校、医院都在这里,小小的户籍室每年受理身份证挂失办理、户籍迁移等业务达三万件,接待群众十余万人次。过去,受办公条件限制,我和同事每天满负荷连轴运转,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办事群众的需求。”谈起几年前的窗口服务工作,田宇如是说。

田宇责任区内的363医院是我市接收外地病患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病患的重点医院,每年就医近40万人,医患群众咨询、办证、矛盾调解等服务需求量极大。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国铺开,浆洗街派出所瞄准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目标,主动与363医院院方充分研究协商,确定在该院设置专门办公用房,建立具备“一站式”公安窗口服务职能的医院警务工作站,按照“一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要求,提供临时身份证明出具、身份证办理、交警业务办理、治安证明出具等四大类32项公安窗口服务,同时兼具应急处突、纠纷调解、消防宣传等多项职能,且创优藏汉双语服务机制,有效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了医患群众的一致好评。而这只是开始,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升级举措,警务站配备了临时身份证明自助、照相自助、双语标注等各项智能化自助设施设备,前来办证的群众15分钟内就能完成“申请、审核、办理、出证”全流程办证业务,真正实现“一门通办、一次办完”,派出所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得以打通。

如今,363医院的医患群众及周边的居民住户都能随时在警务站找到田宇,甚至个别业务只需要一个电话,田宇就能远程完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