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先锋 >
彭州法院丹景山人民法庭庭长:“愿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2019-01-23 11:36:11 来源:成都长安网
  25年时间里,祝增巧饱含司法为民的真心,坚守公正司法的良心,让法律的温暖紧紧贴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愿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记彭州法院丹景山人民法庭庭长祝增巧
  
  李正泽 赖雪焱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祝增巧在年复一年的四季更替中,从事着“一样而又不同”的工作:长期坚守派出法庭工作岗位,每天都在田坎地头留下她忙碌的身影;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的案卷,面对不同的当事人,化解不同的矛盾纠纷。
  
  从1993年到彭州法院工作至今,25年时间里,祝增巧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饱含司法为民的真心,坚守公正司法的良心,用过硬的政治素养、贴心的办事方式、一流的司法水准,让法律的温暖紧紧贴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柔情法官接地气   一门心思为群众
  
  祝增巧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法庭工作,经常面对民间借贷、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纠纷等普通民商事案件,她始终坚持“多调少判、定分止争”的工作原则,努力让矛盾双方握手言和,在“田间法庭”“工地法庭”“病床前法庭”“院坝法庭”完成了不计其数的成功调解。
  
  八旬老人马婆婆因摔伤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子女均不赡养,马婆婆被迫在寺庙居住。她一纸诉状将子女告上法庭。祝增巧得知马婆婆的特殊情况后,将法庭搬到了田间地头,以巡回审判形式公开开庭审理此案。为了弥合亲情,祝增巧耐心细致地给马婆婆子女做工作,教育他们要关爱老人、奉养母亲。两名子女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庭审结束后将老人背回了家,并表示今后将照顾好母亲。该案不仅方便了当事人诉讼,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法治教育效果,当地老百姓纷纷点赞。
  
  2014年,祝增巧承办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原告周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提供了证明其妻子汪某下落不明的证据,请求法院缺席判决他和妻子汪某解除婚姻关系。为查明周某与汪某婚姻关系的真实状态,祝增巧多次到周某所在乡镇查访后得知,汪某因交通事故丧失行动能力后被周某遗弃在老家,其对周某起诉离婚毫不知情。为进一步核实情况,祝增巧当即驱车赶往汪某500公里外的老家——古蔺县古蔺镇金山村。随后,祝增巧多次上门调解,使夫妻二人的关系得以缓和。最终,该起离婚案件得以顺利调解结案。“虽然来回奔波了近千公里,但我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称号,也无愧于我对党的承诺。”祝增巧在结案笔录中深情地写下这段话。
  
  祝增巧始终坚持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理念,用一颗亲民爱民之心服务群众,把依法护民权、解民困、排民忧作为神圣使命。她曾在日记本上写道:“只有怀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体察老百姓的冷暖、关心老百姓的关切,让群众在诉讼中切实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那么调解和判决才会使他们真正信服。”
  
  也正是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门心思为群众着想,与她接触过的当事人或群众才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祝法官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祝庭长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
  
  二十五载居一线  廉洁自律树公信
  
  作为一名党员法官,祝增巧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审判工作纪律以及法官职业道德,从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始终坚持办公正案、公平案、良心案。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法官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庄严承诺,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廉洁模范带头作用。
  
  2015年,祝增巧承办了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的案件。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王某为了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多次找祝增巧说情无果。王某在一次调解过后,偷偷留下了一个装满现金的红包。祝增巧发现后第一时间将红包交到了法院监察部门,并与监察室同志一起找到当事人退还了红包。她明确告诉王某:“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不会接受任何干扰诱惑,一定会秉公办案,保证公平公正处理这个案件。”
  
  奉公守纪,廉洁自律,正是祝增巧的真实写照。25年一线审判经历,祝增巧经手的3000余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改判,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9%左右。所有调解案件无反悔、无申述、无上访。祝增巧用不曾褪色的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本色,切实维护了群人民众的合法权益,树立了司法的公信。
  
  三端发力敢创新  家事审判领头人
  
  2016年底,彭州法院被确定为四川省法院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作为家事审判的领头人,祝增巧勇挑重担,带领家事审判团队攻坚克难、积极创新,探索形成“全流程、递进式、体系化”家事审判改革“彭州模式”。
  
  前端有全国首创城乡“家和促进”共治体系,探索家事审判改革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深度融合,探索“诉源治理”,以“家和促进”单元为基点,重点打造“1名家事指导法官+1名社区工作者+3名定点辅导员+x个共治员”的专业团队,有机集成多元社会共治力量,提供家事教育、普法、文化、咨询、疏导、调和、诉讼和帮扶等八大共治服务,5月中旬已在4个社区(村)试点运行。试点以来,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辅导等专项共治活动34次,惠及社区群众1000余人次,200余名社区群众受到专业疏导和帮扶。法院联合共治力量为纠纷双方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和诉讼服务300余人次,成功化解可能转化为诉讼的纠纷107件,有效阻断一般社区纠纷向涉诉涉法纠纷的演变转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中端创新形成家事审判独特体系,建强家事审判专业团队,打造以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祝增巧法官命名的“巧姐工作室”,与多部门共同组建由67名家事调查员、65名家事调解员、10名家事心理疏导员构成的三支专业化辅助队伍。建成家庭般的审判庭、居家和谐的调解室、亲切近人的舒缓间、温馨浪漫的感恩室,让当事人体验到柔性司法和人文关怀。
  
  后端创新强化家事文化源头熏染。2018年经彭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建成占地面积263平方米的“彭州市家事文化中心”并向全社会开放,有机融合家事审判改革与优良家事文化传承、地方家和文化回溯、本土优秀家风案例教学并进行多形式展现,营造以“孝、爱、仁、善”为主题的家事文化氛围,常态开展家事文化教育辅导活动,力求改革回归家事活动本源。“家事文化中心”建成以来,已经迎接各级领导的参观指导和兄弟法院的交流学习20余次。
  
  由于改革体系将触角延伸到诉前,祝增巧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社区调解纠纷。就有这样一个纠纷。妻子在厂里上班,因离婚的事情周转奔波多次甚至影响了工作。丈夫的工作也是每晚八点才会下班。祝增巧体贴当事人,为了不耽误双方工作,主动提出下班后晚上八点到群众所在镇的司法所劝和双方,以挽救夫妻间二十多年的感情。经过多次耐心调解,最终双方和好如初。
  
  工作已经忙碌一天,还常常加班调和、劝和、回访、帮扶案件当事人。祝增巧说,只要有利于解决当事人纠纷,无论多苦多累我都毫无怨言。
  
  一年多来,家事法官审判理念不断更新,家事审判机制不断完善,由5个乡镇法庭组建的家事审判团队审判质效突出。2018年受理婚姻家事案件1031件,调解撤诉740件,发出离婚冷静期通知书32份,离婚证明书215份,人身保护令12份,“三员”辅助队伍协同开展家事调查423人次、家事调解320人次、家事回访帮扶381人次、心理疏导33人次。祝增巧和她带领的家事审判团队为新型家事审判“彭州模式”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派出法庭地处偏僻的山村,不在繁华的都市,但是这里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在人民法庭我辛苦却快乐着。”这是祝增巧常对家人朋友说的一句话。在平凡的法官生涯中,祝增巧以高度的责任心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法官的光荣称号,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编辑:本站编辑

成都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蜀ICP备16024791号-2 成都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技术支持:四川法治报社

欢迎访问成都长安网,您是总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