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先锋 >
温江区政法系统开展“政法季度之星”评选活动
2018-06-20 16:35:28 来源:成都长安网
  突出先进引领    锻造一流队伍
 
  2018年,温江区政法系统立足全区“全面落实年”决策部署,积极倡导区委提出的“亮剑精神”、“工匠精神”和“老黄牛精神”,在全区政法系统开展了 “政法季度之星”评选活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默默耕耘在政法工作各条战线的优秀政法干部(干警),他们听从党的指挥、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他们公正廉洁、服务一方人民群众,他们实干担当、争当表率的工作热情,积极为温江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宜业宜居宜游的新中心城区提供坚实的政法保障。日前,通过部门推荐、组织评选等环节,推选了第一批6名“政法季度之星”:
  
  执着钻研,锐意进取——区法院魏义欢


  
  2010年8月,魏义欢进入温江法院工作。严格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思想政治要求严、业务工作标准严;热爱学习、执着进取也是他给同事们留下的深刻映像。自办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以来,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房产审判新机制,切实实现简案快审的制度功能,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共受理案件903件,办结803件,结案率88.9%,调撤率79%,案件平均审理天数22天,所有指标均位居首位。
  
  办案与调研协同推进
  
  为了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官,魏义欢建成了行政审判和民商审判2个大数据库和15个小数据库。同时加强研读最高院和一些地方法院的裁判文书,对同案不同判、最新裁判思路和裁判观点转向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能力。2017年,研究撰写了《温江法院近三年度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审判白皮书》、《律师协会行政主体资格研究》、《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秀案例》等优秀案例。在办案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就房产中介公司涉嫌违法等情况向温江区房管局多次提出司法建议。
  
  办案与普法齐头并进
  
  “法官不能单纯的就案办案,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远远不止这些,如何让更多的人知法、守法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2017年至今,魏义欢多次应邀前往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进行专题授课,同师生就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疑难案件进行交流和研讨,获得一致好评。“群众到法院寻求帮助,我们在为其依法解决纠纷的同时,更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以案释法”,在医院、校园,多次留下魏义欢开展巡回审判的身影,零距离的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心为民的好法官”,他办公室墙上那面锦旗此刻正熠熠生辉,见证着一份无愧信仰、无愧党和人民信任的执着。
  
  办案与维护稳定并驾齐驱
  
  负责审理全区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经常会因案件当事人对立情绪重、社会关注度高而感到压力。说起法官生涯中这些艰难的时刻,魏义欢表情淡然,笑着说起,2017年9月底,在64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集团案件中,为了顺利化解纠纷,他仔细分析研判案情,多次组织调解,打过的电话、接待当事人的次数已经数不清,在践行了“求同存异法和一步并做两步法”调解方案后,这批案件最终得以圆满化解,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谈到未来,魏义欢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邹碧华、宋鱼水一样的专家型法官,手持正义之剑、心系民生疾苦、匡扶人间正义,做一名有工匠精神和大师风范的人民法官。
  
  卓尔奋进,正直担当——区检察院王磊


  
  王磊于2009年通过四川省公招考入区检察院,八年多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共办理了各类刑事案件九百余件,涉案人数一千余人,审查案卷近万册,书写文字超百万,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通过每天的早出晚归,日复一日的收案、阅卷、提讯、调查走访、查案取证、制作审查报告、讨论汇报案情、书写法律文书、出庭支持公诉、案后跟踪回访等等“司法修行”,已经逐步成长为检察院的骨干人才。2017年9月,王磊参加了第九届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后被授予“全省公诉业务标兵”荣誉称号。
  
  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民检察官
  
  2015年,王磊同志办理了我区首次采用“以审判为中心”模式公开开庭审理的余某某涉嫌贩卖毒品一案,该案被告人对指控事实均不认可,指控犯罪难度很大。庭审前,王磊仔细梳理案件证据,加班加点地制作庭审预案,并且针对庭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与同事进行一对一的模拟控辩对抗。庭审中,王磊一丝不苟地对在案证据进行逐一出示,先后申请了本案侦查人员、鉴定人以及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并围绕案件焦点与辩护人展开了激烈的法庭辩论。本次庭审历经4个多小时,出庭强度之高难以想象,最终法院全面采纳了检方对于被告人定罪和量刑的指控意见,判处余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我就是要运用确实、充分的证据把每件案子都办成铁案!”这是他对检察工作的承诺。
  
  维护公平正义的人民检察官
  
  2015年,王磊同志办理了一起在全市范围内销售病死牛肉的恶性案件,当时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因嫌疑人涉嫌销售病死牛肉数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群众反响非常强烈,民愤难以得到平息,群众纷纷聚集到检察院要求对嫌疑人加重处罚,甚至还喊出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口号。但王磊并未被卷入愤怒之中,而是客观细致审查在案证据,坚守正义标尺,同时引导公安机关进一步搜集到了本案的关键书证——销售账本,最终使犯罪分子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公平正义是检察官的最高追求,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他对检察工作的承诺。
  
  勇担社会责任的人民检察官
  
  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2016年,王磊同志就办理了一起全国首例涉外网络漫画侵权案,由于本案涉外证据繁多,内容晦涩难懂,案情复杂。面对大量的案卷材料,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仔细审查在案证据,提讯被告人,逐一梳理案情。针对涉外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认定等相关专业问题多次咨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资深法官,最终不仅精准办理了该起案件,对辖区内的网络侵权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还为全国检察院办理网络侵权案件积累了宝贵经验。后来该案也入选为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国家版权局侵权盗版典型案件,并被收录在成都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之中。“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我就是要做一名勇担社会责任的检察官!”这是他对检察工作的承诺。
  
  心系群众,勤恳奉献——区公安分局古睿蕲


  
  古睿蕲,男,1984年10月出生,2006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如今已经在基层派出所从事刑事犯罪侦查工作13年。13年来,他在治安管理的最基层,与民同作,与民同乐,与民同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一样的风采。
  
  排忧解难的“暖心人”
  
  2018年3月上午正在巡逻的古睿蕲发现农业银行的门口坐着一位衣着破旧、精神憔悴的老人,老人肩上背着一个沾满泥土的大包,不时张望来往的路人,欲言又止。古睿蕲见状,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老人辛苦卖粮食的钱打在银行卡里,想取出来自己不会,又怕路人嫌弃他一身脏乱,很焦急。古睿蕲了解清楚后主动帮助老人提包取钱,并把老人安全送回家。
  
  调解纠纷的“知心人”
  
  帮助群众化解矛盾是基层民警的一项基本技能,工作以来,古睿蕲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收获群众锦旗数十面,从同事眼中的“小鲜肉”华丽转变为调解纠纷的“老人精”。2017年3月4日上午,辖区时代西锦小区的陈某与邻居赵某因停车发生纠纷,与赵某和他的家人厮打,后经法医鉴定陈某为轻微伤。由于处于视频监控的盲区,目击证人难以查找,给该案查证带来很大困难。古睿蕲接案后克服困难,通过排查走访,最终把事情查清,将打人的赵某依法行政拘留。为避免邻里矛盾的扩大,影响邻里日后关系,几个月来古睿蕲积极行走于陈某与赵某两家人之间,耐心调解双方,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双方家庭握手言和。受害人陈某专程到公平所给古睿蕲送来锦旗,并由衷称赞古警官。
  
  执法办案的“勤快人”
  
  基层派出所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熬夜加班更是屡见不鲜。十九大安保和铁拳行动期间,摩托车盗窃案,非法制造弹药案,制毒窝点、电信诈骗案等系列案件,古睿蕲加班加点,一向身体素质极好的他也感到疲倦不堪,但劳累不下火线的信念支撑着他完成手上的工作。无论大案小案,一心为百姓安全着想,用自己的行动给所里的同事树标杆。
  
  不辍积淀,奉献半生——区公安分局何成


  
  何成,男,1962年11月出生,该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就一直扎根于法制大队,一干就是19年。
  
  初涉警营就“啃下硬骨头”的“何劳教”
  
  何成同志于1999年到了温江县公安局法制科工作,刚到法制科,还没来得及适应,就直接被安排专门办理劳动教养审查和报批工作。他心一下就沉到了谷底,心想这是自己从来未接触过的领域,一来就叫他单独办理,心里还曾想是不是领导给他小鞋穿。但军营生涯所造就的不服输的心态,促使他即使感到了无尽的茫然和无助,也没有发出一声的抱怨、也没有选择一丝的逃避,而是摆正心态、振作精神,从零开始。从细致的查阅第一本关于劳动教养的案卷、虚心的求教第一个关于办理劳动教养的疑难问题、第一次完美的办理劳动教养案件开始,一步一步,由一名门外汉慢慢变成了行家里手,不管是基层单位,还是上级部门,都知道温江公安局出了一个“何劳教”。
  
  不断学习成了专治疑难杂症的“何老师”
  
  社会在一天天进步,何成也没有因为劳动教养案件办理的顺风顺水,而掉以轻心。他渐渐发现自己这个“何劳教”的法律理论知识有跟不上公安局法制工作需要的苗头,并认识到假如自己仍只专注于办理劳动教养案件,那长处都将会慢慢变成短板。想到了就行动,他立马将自己的工作重心从办理劳动教养案件上调整到针对各类一般刑事案件及疑难案件的证据收集和把关上。细心收集各类案件证据标准,努力掌握各类法律法规,细致剖析各种疑难案件,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对待基层民警的咨询,他也总是给予一丝不苟、耐心的解答,针对疑难案件总能抽丝剥茧般的找到“症结”,并“对症下药”,“专治疑难杂症的何老师”也就在民警们的口中慢慢传开。
  
  把公安事业融入生命的长河的“何老”
  
  2008年,警察职业的辛劳所带来的病痛降临在了“何老师”身上,“何老师”因为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医生提醒必须注意休息,要做好准备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可何老师哪怕是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手机也被他死死的捏在手里。妻子几次想把手机从他手里拿走,好让他静养以下,然而他却激动的呵斥妻子:“拿什么拿,万一别人找我说案子上事怎么办!”妻子只好委屈的放弃。当他做完心脏手术在医院住院修养的时候,他的病房就已变成了临时办公室,抱着案卷的民警在病房里络绎不绝,大家都感叹:“何老师”早已将他所热爱的公安工作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当中。
  
  现在,我们都尊称56岁的他一声“何老”,但他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了工作热情,不论是清晨还是深夜,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案件办理需要他,他都会毫不推脱的及时出现,而办案人员一见到他,心里就总能感到那犹如“定海神针”般的踏实。他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着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光辉的警察生涯。
  
  扎根基层,服务为民——区公安分局岳松


  
  岳松,男,1968年出生。1986年入伍,2003年转业到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工作,至今一直在基层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他2012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两次荣获全省基层基础工作先进民警;2013年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我最喜爱的同事。2017年岳松被评为“老黄牛”式敬业模范标兵。
  
  坚持服务第一,夯实为民服务基础
  
  自进入公安系统的第一天起,岳松就牢固树立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政治理念,他逐渐摸索出了“四心换一心”的社区警务工作法,即用爱心、耐心、用心、真心换民心。
  
  家住凤凰村5组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李大爷(化名)独居多年,不仅经济拮据,腿脚还有残疾,一度对艰难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多次萌发上吊轻生的念头,岳松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多次用自己的工资买起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其家中,经过几次的耐心开导,李大爷的心态逐渐稳定了下来,但他捉襟见肘的生活一直让岳松放心不下。为此,他上跑街道办,下跑社区居委会,将吴云的现实状况如实向各级部门进行反映,并提出对其进行民政救济的建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第一笔民政救济款没过多久便得到了落实。
  
  创新公安工作职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通过几年社区工作的实践,岳松认识到社会治安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反映了社区成员的素质。面对众多农民变身市民的这一现状,为了从观念上和法制上更好地引导和服务群众,岳松结合社区实际,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每周“岳警官说法”活动,通过为社区群众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社会发展形势、安全防范知识和公安机关惠民举措等内容,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增进了与辖区群众的感情,更为开展各项警务活动提供了极大方便。
  
  寻找源头、抓早抓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岳松的“三个主动”工作法,彰显其工作的敏锐感和能动性。他主动向社区了解情况、主动向群众了解情况、主动向辖区单位了解情况。面对各类矛盾纠纷,岳松总结出一套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一听意见、二析原因、三讲道理、四诚规劝”。由于他热心公道,耐心细致,办事讲方法,社区群众但凡遇到矛盾纠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岳松。
  
  2016年6月,数十名工人聚集到派出所值班室不停地嚷嚷道要见岳警官,说是“我们找岳警官,他肯定能帮我们解决”。为了尽快帮助民工协调此事,岳松顶着酷暑多次找到该工地的包工头和承包商,把双方叫到一起,苦口婆心地做他们的工作,与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劝他们将心比心,站在工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最终,岳松仅用了7天时间,便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真情投入,守护平安——区司法局熊光明


  
  赞元街105号六楼现在是温江区社区矫正中心,也是熊光明的另一个“家”。熊光明同志作为温江区社区矫正工作奠基人,以社区矫正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创新参与社会治理。自担任社区矫正科科长以来,“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四项建设,就是他狠抓的内容,并先后拟定了《温江区社区矫正工作流程》、《温江区社区矫正中心工作手册》等3大类23项规范性制度规定,夯实了基层非监禁刑罚执行工作的基础;创新了刑释人员安置帮教“三化互动”工作模式在全省的推广。
  
  他是社区矫正中心的建设者
  
  他积极对上争取资金与支持,不断对接各项工作,最终建成了全市首个集报到登记、信息采集、宣告训诫、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七大功能为一体的规范化的“社区矫正中心”,确保社区矫正各项执法职责得以统一规范、顺利准确履行。
  
  他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探索者
  
  他通过实践探索出了“司法行政机关主导—社会机构承办—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1+1+N双8”工作新路子,有力的推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等各项工作,此项工作被成都市司法局向全市推广。狠抓了以警示教育、法制教育、个别教育为主的“三个教育”,增强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法治意识、在刑意识。实施了“三等级”管理方式,按“严管、普管、宽管”三个类别,对一般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手机定位管理,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电子脚环定位管理,日常管理落实“周听声、月见面、季评议、年考核”等各项管控措施,掌握实时动态,有效的促进了管控。
  
  他是平安温江的守护者
  
  他致力于“温江区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协调了温江区爱心企业接收安置69名刑释人员就业,组织开展了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培训100余场次,组织公益劳动9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120人/次。在熊光明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全区没有出现一个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的问题,为“平安温江”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编辑:本站编辑

成都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蜀ICP备16024791号-2 成都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技术支持:四川法治报社

欢迎访问成都长安网,您是总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