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图说政法 >
四川北川:“2019(己亥)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传承中华文明
2019-07-09 14:01:36 来源:四川长安网

  

  图片1.png


  击鼓,撞钟,奏乐,声震羌城,人人虔诚,激动溢于言表。伴随宏伟庄严的乐声,与会领导及港澳台同胞代表等嘉宾先后走上祭祀台,心怀对大禹的敬仰,俯身虔诚鞠躬,敬献花篮……

  

图片2.png


  祭祖是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信仰文化、家国情怀、人文优势、遗传密码。7月8日上午,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指导,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19(己亥)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禹王广场隆重举行。

  

图片3.png


  “今天是大禹诞辰4146周年纪念日,作为大禹后裔,能够参加祭祀大典感觉非常骄傲。北川是大禹的出生地,我是大禹的后人,所以我亲切地称大家为亲人!……”来自台北市夏氏宗亲会秘书长夏雷凝望祭祀现场,眼里饱含深情,用这样的话语形容同根之情。

  

图片4.png


  随着悠扬的羌笛吹响,古老的旋律穿越城市的繁华而至,身着五彩羌服的羌族儿女,伴着羊皮鼓声,唱着动听的歌谣,踏着大禹跳过的原始舞步,尽情舞动着手中那赋予美好祝愿的羌红,跟随着释比的节奏,以礼为主,以乐为辅,以舞告祭,诠释着对先祖的追思之心、敬仰之情。

  

图片5.png


  “北川祭禹习俗千年不绝,可追溯到夏朝,经历了最初的原始祭祀、唐之前形成的庙宇祭祀,从民间庙祭到宋代以来的官民同祭,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知县着黄马褂代皇帝以‘太牢’(猪、牛、羊三牲)之礼祭祀的国祭。”北川文广新旅局局长郭志武介绍。大禹是根,更是传承。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立国始祖、上古治水英雄和民本主义思想首创者——大禹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悠悠历史长河,北川群众一直保持着农历六月初六祭祀大禹的习俗。

  

图片6.png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是中华立国始祖、上古治水英雄和民本主义思想首创者——大禹的诞生之地。据《竹书纪年》等大量史籍记载,4000多年前,这位伟大的始祖诞生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县内至今集中完好地保存着扬雄、李白、颜真卿等历史名人题写的有关大禹的题刻,祭祀大禹的禹王庙遍布全县各地。近年来,北川作为大禹故里,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大禹精神、传承禹羌文化,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大禹文化之乡”,被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确立为“大禹祭祀地”。

  

  申请大禹非遗项目。数千年来,县内群众一直保持农历六月初六祭祀大禹的民间习俗。北川祭禹习俗千年不绝,可追溯到夏朝,经历了最初的原始祭祀、唐之前形成的庙宇祭祀,从民间庙祭到宋代以来的官民同祭,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知县着黄马褂代皇帝以“太牢”(猪、牛、羊三牲)之礼祭祀的国祭。改革开放之后,民间祭禹活动得以恢复,如今保留下来的对大禹的祭祀方式主要是唐代以来形成的庙祭,目前已搜集、整理50余篇关于大禹祭祀资料,“禹的传说”“大禹祭祀”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发展大禹文化旅游。1990年,北川以禹穴沟、禹里场镇、石纽山为核心打造县内最早的景区——“大禹故里”风景区。北川异地重建新县城,大量注入大禹文化元素:建有标志性建筑禹王桥、展示大禹文化的禹王广场,城区街道多以“石纽路”“望崇街”“石泉南街”“石泉北街”等大禹文化符号命名。2018年4月30日,大禹雕像和大禹文化浮雕在禹王广场落成。北川以大禹文化为素材,累计开发文创旅游产品1500余种,年产值3.5亿元,带动就业3000多人,2018年,前来北川观光的旅客768.44万人次,全县旅游总收入63.6亿元。

  

  赵银熙 邓军 刘翔 文/图


编辑:李雁佳

成都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蜀ICP备16024791号-2 成都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技术支持:四川法治报社

欢迎访问成都长安网,您是总第位访问者